2月14日,记者从云南滇中新区2020年工作会上获悉,2020年新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力争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力争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力争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力争5%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力争13%以上,其中工业招商引资增长10%、力争13%以上。
“五网”建设:确保机场北高速建成通车 加快5G网络建设
云南滇中新区将继续大力推动“五网”建设、片区开发和要素保障,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配套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路网方面,重点推进新区与昆明主城连接的快速路、主干道等交通大动脉建设。今年,要完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其中,推进区内航空投资建设,完成投资60亿元;安宁片区重点推进石安公路(安宁段)改扩建、二专线改造、太平南部片区路网等14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0亿元;嵩明片区重点推进杨嵩大道、嵩明北互通至213国道、兰茂路(嵩明段)、军长路改扩建等13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空港片区重点推进长龙高速、小哨核心区路网等4个项目建设,确保机场北高速建成通车,完成投资18亿元。
水网方面,全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确保秧草凹污水处理厂6月底前建成投运,力争临空产业园、嵩明一污(二期)、三污等污水处理厂年内投入运行,加快推进小哨新城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建设。启动嵩明县城南片区、云林片区、汽车产业园,太平新城南片区、武钢东片区等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加快推进灵源水厂改扩建,确保八家村水库水资源替代供水主干道3月底建成;按期完成牛栏江—清水海引水线路连通应急工程,不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电网方面,加快重点片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500kV百邑输变电工程、110kV秧草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加快推进110kV灵源1号输变电工程、云桥输变电工程、汽车园变电站(二期)工程建设。
信息网方面,融入数字云南建设,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大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5G网络建设,启动实施网络基站增量提质工程,推进武钢东片区、中石油北片区中国铁塔基站工程建设。
物流网方面,依托已建成的综合保税区、临空产业园等园区平台和已开工建设的渝昆高铁,加快推进空港航空物流园、昆明宝能临空国际物流基地等建设。
片区综合开发:启动商业地产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
今年,云南滇中新区将确保重点片区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逐步转入规划成果应用和项目建设阶段,以片区综合开发带动整体成型成势。
东盟产业城片区加快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全力抓好征地拆迁、土地收储和综合开发。研究制定东盟产业城项目准入及招商政策,加快项目导入。
小哨片区尽快启动小哨国际新城生态水系规划设计招标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李其片区加速推进海诚国门商旅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见进度、出形象。
杉松园片区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确保现代广场年内投入使用,尽快启动商业房地产和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
太平南部片区要加快推进片区内9条市政道路建设,同步实施配套管网建设。
要素保障:土地收储将完成18700亩
规划保障方面,年内力争小哨国际新城、东盟产业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片区控详规、城市设计和小哨国际新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指标体系形成最终成果。
资金保障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发行土地储备等专项债券,探索设立城市发展基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支持各直管国有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企业债券、中期票据、PPN等市场化融资,不断增强直管国有企业再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用地保障方面,积极探索试行差别化土地供应政策,灵活运用出让、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供地方式,保障项目土地供应,破解“项目等地”土地瓶颈。今年,云南滇中新区本级将完成土地收储5900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00亿元;三县市区要自主收储土地12800亩。
基础配套方面,安宁市重点推进海伦堡大城小院、太平国际康养文旅城、曲靖一中温泉山谷学校等项目建设;嵩明县重点推进恒大阳光半岛、文化旅游城、嘉丽泽养生谷、中骏云谷小镇、嵩明职教基地中学等项目建设;空港经济区重点推进临空产业园高中、空港48班中学、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力争引进100亿级产业项目 汇聚发展“动力源”
云南滇中新区将进一步健全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聚焦精准招商,逐步建立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并重、招大引强与育苗造林并重、洽谈签约与落地建设并重的招商引资体系,积蓄新区发展动能。
健全招商机制。优化招商考核机制,严格落实《组建专业招商引资队伍推行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的实施办法》,注重调动个人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通过考核加压驱动,全力构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招商考核机制。探索联动服务机制,健全与改革招商方式相匹配的配套政策,完善前期对接洽谈、中期签约落地和后期建设投产的多部门联动服务协调机制,构建全流程专业化招商、全过程一条龙服务、全方位协调推进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创新招商方式。坚持专业招商,尽快组建完成5个产业招商局和3个区域招商局,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公开选聘一批专业人才,充实到8个专业招商局,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招商团队,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专业性、实效性。坚持以商招商,对已经落户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以落户企业为“招商广告”,努力提升新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口碑与影响力,真正做到“招来一个、落户一批”。坚持平台招商,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立大数据招商管理平台,从中挖掘适合新区产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精准对接招商线索,辅助引进优质企业。坚持产业链招商,依托汽车、石化等行业龙头项目,以及落地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向两端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行业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带动产业聚集态势。
聚焦精准招商。招商项目要精准,挖掘和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重点在新兴产业培育、现代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完善等方面谋划、储备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结合区域定位、平台定位、产业定位,谋划、评估、上报一批具备行业先进性、地区影响力和税收贡献度等要求的招商项目。招商产业要精准。围绕八大产业编制“产业树”全景图,科学评估产业发展需求,清晰描绘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现状,按图索骥、精准发力,培植“产业树”、打造“产业林”。聚焦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各大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开展专业精准式、集群捆绑式、聚链补链式招商,与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今年,新区要力争在投资50亿级乃至100亿级的产业项目引进上有重大突破。
产业项目建设:按照“533”产业发展战略 启动发展“加速器”
云南滇中新区将抓好项目谋划,抓实抓细促开工、督进度、保投产、重培育各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储备一批、落地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产业发展新局面。因地制宜谋划项目,按照新区“533”发展要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空港经济区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大对中药、仿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企业引进力度,加快整合云药资源,重点打造以国药、云药、昆药为支撑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大以智能终端、5G网络、物联网、虚拟现实设备研制及应用企业引进力度。
嵩明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整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依托农业资源基础和食品工业基础,整合省内外食品加工业资源,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打造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安宁加强技改项目的储备,加大对现有资源性项目的改造升级力度,加大培育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高端塑料等为重点的石化下游产业链,依托我省水电铝、水电硅资源,重点加大对铝材、硅材加工企业的引进,推动以氢燃料电池、石墨烯、纳米材料、碳纤维、铅基合金、钛基合金等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链的培引力度,打造千亿级石化循环及新材料产业园。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大对化学药、原料药和仿制药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企业引进力度,抓紧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围绕化学药、原料药发展引入以印度仿制药企业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
全力保障项目开工。云南滇中新区各级各部门将在要素保障、项目审批、资金筹措等重点环节形成合力,明确责任、明确节点、倒排工期,确保一批产业项目如期开工、提前开工。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新区将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动态监测,对重大项目逐个精准调度,做到每个项目有人管、每项环节有人抓,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建设任务。
促进项目竣工投产。新区将认真落实环保、安全各项措施,解决影响和制约项目投产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达效。
营商环境:确保企业设立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 提升发展“软实力”
云南滇中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审批监管,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新区发展活力。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新区将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便利化,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流程,推行企业开办、注销“一窗通”,确保企业设立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确保企业开办最快2天营业。持续深化“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精简涉企证照,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准入条件,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提升企业获得感。
提高审批服务效能。新区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要求取消、下放、调整的事项,坚决防止“变相审批”、坚决杜绝“任性用权”。进一步精简合并审批事项,全面推动网上审批,调整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审批事项清单,确保与全省权责清单及行政许可通用目录统一,全面落实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压缩建设项目审批时限。
切实加强审批监管。新区将进一步加强审批和监管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市区融合发展”体制优势,联合昆明市共同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手段,切实加强新区行政许可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统一审批流程、统一信息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四个统一”,形成与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